gravity-router 主要實作 Scaling Memcache at Facebook 這篇 Distirbuted Cache 的概念,不過用 Go 語言實作,並且設計可以部署在 kubernetes 之上。
如上圖所示,所有的 request 都會經由 gravity-router 這個 Proxy 把請求發送到所屬的 cache instance 上面,cache 維運的單位是一組 Pool,可以依據需求選擇是要用 Shard Pool 還是 Replicate Pool,前者是維護相同的副本,後者是 Hash Partition。
至於要如何做到 Stateful 的管理,Pool 本身會把自己的 Kubernetes Resource 更新到 etcd (註記: 也可以用 Consul, JetStream, HA Key-Value Store),當 Pool 的拓樸改變時,gravity router 可以動態計算出新的 routing logic。
使用方式就是 On-demand Look Aside 的用法,詳細請看論文內容。
Embedded Mode 這種部署模式實作了 Conatiner Pattern 中 Ambassador 的概念,在 Application Server 裡面植入一個 Ambassador Container,所有的請求都會經由此 Proxy 去呼叫相對應的 Cache Pool。
Daemonset Mode 則是運用 Daemonset 的概念,在每一個 Node 上部署一個 Proxy 和 Cache Pod,針對 Locality 做出優化,所有位於該節點的 Application Pod 都可以當作 local service 呼叫。
- all-async: 同步所有 Leaf 的操作,直到所有都回傳成功才算完成
- all-majority: 同樣是廣播到 Leaf,只要大多數回傳成功就算完成
- failover: 實作 Google 的 Canary Requests
Aggregate Layer 主要由 NATS 所組成,扮演了 Leaf 的 Ambassador,詳細概念可以參考 Brendan Burns 的論文 Design patterns for container-based distributed systems。 還有如果直接用 Application Server 和 N 個 Leaf Node 溝通,連線的數量是 O(n^2),所以加入一層 Proxy 可以大幅減低內部網路擁塞。
Replicated Pool 其中一種模型,在 Replicated Pool 中的 Leaf Node 都擁有相同的副本,這樣有幾個好處。首先,可以做 Hedged requests,當有多個副本的時候,可以讓最低延遲的服務先回應,可以大幅減低 P99 的延遲,詳細參考 Jeff Dean 的 Google 伺服器管理論文 The Tail at Scale。
再來,就算是 Leaf 故障,也可以讓沒有故障的副本繼續服務達到 HA 的效果,最後如果有 Hot Spot 也可以經由分散 Requests 來應付高流量。
Sharded Pool 則是採用一致性雜湊將特定的 Key 分配到特定的 Shard 上,可以達到水平擴展的需求。
Leaf Layer 單純是獨立的 In-memory 負責儲存 Cache 的資料,原始論文使用的是 memcached,不過這裡採用 Go 的實作 ristretto,擁有非常高的 Throughput,被許多 Go 的 Database 所使用,如下列表:
- Badger - Embeddable key-value DB in Go
- Dgraph - Horizontally scalable and distributed GraphQL database with a graph backend
- Vitess - Database clustering system for horizontal scaling of MySQL
- SpiceDB - Horizontally scalable permissions database
gravity-router 用 NATS 作為 Interface,client 端操作就像操作一個 local 的 HashMap,將請求發到 NATS Subject 上,舉例來說: graivty-router 提供 Get(), Set(), Del()
等方法,Subject 本身是 Key,Message 的 Payload 是 Value,nats.Msg{}
的 Header 夾帶 op
來表明這是什麼操作。一個 gravity-router 通常會連接多個 leaf cache instance,啟動的時候用 cluster route 把 leaf 的連線資訊傳入 gravity-router,並且用 watch 監聽變化。
cache 本身也是一個 nats-server
,用 ristretto 這個高效能的 cache 當作狀態機,所有的 client request 是完全複製 gravity-router 上的訊息,暴露的 API 就是 NATS Protocol,不過並不會 Ad-Hoc 的去呼叫這個 API,而是完全的由 gravity-router 當作應用層的統一入口。
func main() {
client := NewClient()
key := "key"
value := []byte("value")
err := client.Set(context.Background(), key, value, 3)
if err != nil {
log.Fatal(err)
}
log.Println("Set operation completed")
client.Get(key)
err = client.Del(context.Background(), key, 3)
if err != nil {
log.Fatal(err)
}
log.Println("Del operation completed")
}
- Scaling Memcache at Facebook
- Introducing mcrouter: A memcached protocol router for scaling memcached deployments
- Turning Caches into Distributed Systems with mcrouter - Data@Scale
- Mcrouter
- Deploying Memcached on GKE
Tachun Wu [email protected]